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新時代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提出“堅守絕對忠誠的政治信仰、堅定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堅持迎難而上的問題導向、樹立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發揚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的建設新內涵、新要求。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如何加強新時代作風建設,當好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已成為各民主黨派面臨的重要課題,亟需正視問題,狠下功夫,持之以恒抓好作風建設。
一、新時代民主黨派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意義
時代發展的需要。新時代民主黨派的基本職能由“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發展為“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和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主要任務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轉變為助推“四個全面”戰略目標的實現和實現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這些變化必然要求民主黨派加強作風建設,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多黨合作的需要。新時代民主黨派成員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呈現群體年輕化、思想多元化,受西方教育的年輕成員大幅增加,政治交接穩步推進,不少年輕成員走上領導崗位,這對民主黨派如何通過作風建設增共識、聚合力帶來新挑戰。唯有像執政黨持續不斷地加強作風建設一樣,才能更好地鞏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發揚傳統的需要。進入新世紀以來,新一代民主黨派領導人大多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缺乏老一代民主黨派領導人革命斗爭的歷練,亟需通過作風建設,發揚老一代民主黨派領導人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風雨與共的優良傳統,重建新一代民主黨派領導人的政治優勢和黨派形象。
職能履行的需要。以民主監督職能為例,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位置超脫,能通過參政議政等形式將意見建議直達黨政高層,優勢明顯,但如何務實有效履行好民主監督職能,是擺在民主黨派面前的重要課題。加強作風建設則有利于提升民主黨派的政策水平和綜合能力,提高民主監督履職成效。
反腐倡廉的需要。民主黨派加強作風建設是新時期新階段反腐倡廉的必然要求。隨著黨派干部使用相關政策的貫徹落實,擔任各級政府、司法、法院、檢察院等部門的黨外干部數量逐年增多,同樣面臨腐敗風險,亟需通過民主黨派作風建設,進一步提高黨外干部的防腐意識,切實防微杜漸和警鐘長鳴。
二、新時代民主黨派作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在我國特色政黨制度中,民主黨派是參政黨的定位,導致普遍認為民主黨派不如執政黨有權力風險,長期以來作風建設一直是民主黨派自身建設的弱項,一些問題不容小覷。如:
思想教育不到位。民主黨派成員普遍“親業務工作、疏政治學習”,受西方教育的年輕成員數量逐年增多且對我國基本國情和政黨制度認識不夠深刻,習慣用西方政黨理論和政黨制度來衡量我國政黨制度,接受的多黨合作、統一戰線、自身黨派黨史黨章等學習教育不夠系統、全面。
理論知識有空白。相對執政黨,民主黨派作風建設的理論指導長期空白,缺乏一整套系統、科學、適應黨派界別特色的黨建體系,通常機械地學習和傳達中共中央部署和要求,難以有效解決黨派成員思想的認識模糊問題,黨派發展與高素質參政黨的目標要求有差距。
人才建設有短板。目前全國民主黨派成員總數已超過110萬,各級民主黨派組織普遍長期面臨年齡結構不合理、年齡斷層和結構失衡等問題。尤其政治素質好、代表性廣和影響力強的“旗桿”人物儲備不足,遇到換屆年往往出現搶人大戰甚至“火線入黨”現象。
制度體系不完善。資料顯示中國共產黨有近4100部黨內法規涉及黨的作風建設,但民主黨派黨內法規幾乎空白。以黨內監督為例,民主黨派章程均有黨內紀律規定,但普遍未成立類似中國共產黨紀委監察的內部監督組織,也未建立規范有序、行之有效的內部監督體系。
與政黨建設要求有差距。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全面加強作風建設,決心之堅、力度之大、措施之實,促使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為之一振,這也對參政黨如何加強作風建設提出更高要求,但目前參政黨的作風建設離要求差距明顯,亟需以黨為師,全面推進。
三、民主黨派加強作風建設的對策建議
“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民主黨派的新定位,民主黨派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著力搞好作風建設,既立足客觀現實,清醒認識短板并在實踐中補齊短板;又立足界別特色,著眼當前和長遠把中國特色政黨制度推進到更高的新水平。
統一中心思想。一是堅持提高政治站位,把作風建設提高到與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履職建設、制度建設同等高度并協同推進。二是牢記參政黨職責使命,借助作風建設激活自身內生動力,進一步完善自身建設制度體系、補齊參政履職短板。三是借助政治交接推進傳承發展,發揚好民主黨派老一輩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的光榮傳統,推進作風建設可持續發展。
強化理論武裝。一是搞懂學什么,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四史”、多黨合作史、黨派黨史黨章等重要理論,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二是搞懂誰來學,抓好領導班子“旗桿”、骨干成員“筆桿”、全體成員“鐵桿”的分層、分類學習。三是搞懂“怎么學”。健全中心組學習、專題學習輔導、個人自學等立體學習制度,用好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要節點,促進全黨政治學習。
健全規章制度。一是成立由民主黨派各級組織“一把手”任負責人的作風建設領導機構,制定作風建設短、中、長期工作方案,構建“一把手負總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工作格局,形成以上率下、層層覆蓋的學習局面;二是健全民主黨派內部監督機制,盡早實現民主黨派內部監督機構層級全覆蓋,強化紀律意識、紅線意識,把完善內部監督、加強紀律建設落到實處。
突出界別特色。立足自身界別特色,有針對性、廣泛性、層次性地開展作風建設,各級領導班子成員要扛起“旗桿”,實行分工聯系、述職述廉、自查自糾等機制,主動查擺問題、立行立改,密切與廣大成員的聯系;各級民主黨派機關要當好“橋梁”,把領導要求和黨員需求作為工作追求,改進學風、文風、會風,切實做到俯下身子往下看、工作圍繞基層轉。
抓好人才建設。一是領頭雁,如領導班子尤其主委,擔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優秀人才,帶動黨派全體的作風轉變。二是新黨員,嚴格遵循章程規定發展符合界別特色的優秀人士,同步做好發展前的黨史黨章黨性教育、發展后的跟蹤教育和后期培養。三是立規矩,健全人才選拔、培訓、使用、監管等標準,重點考核執行上級決策部署的表現、重大原則問題上的立場、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
強化廉政教育。堅持問題導向,始終把紀律作風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為作風建設提供有力的紀律保障。堅持懲前毖后,合力加強廉政教育,立足參政黨特色,深入開展廉政警示教育,發揚“釘釘子精神”狠抓民主生活會、述職述廉、內部監督等機制落實,引導民主黨派成員成為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規矩人、作風上的干凈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以執政黨為師。一是學習中國共產黨作風建設的先進經驗,如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及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三大優良作風;二是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政建設的先進做法,如堅持標本兼治,懲治貪污腐;三是學習中國共產黨組織建設的創新實踐,如巡視制度,開展民主黨派內部巡視巡查工作,切實提高民主黨派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
(作者為民革常州市委會監督委員會副主任、組織宣傳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