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qs8wy"></samp>
    <samp id="qs8wy"><label id="qs8wy"></label></samp>
    <input id="qs8wy"></input>
    <blockquote id="qs8wy"></blockquote>
    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稿件上傳>>民革寧夏
    余秀玲:心中有情懷 擔當有力量     余秀玲    2021年12月30日14:55

    好作風是戰斗力,好作風是推動力,好作風是凝聚力。作為一名基層主委,堅定的理想信念、奉獻社會的情懷、勇于擔當的正氣、建言資政的能力是看家本領。我于2003年加入了民革組織,是民革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進步和實現理想的窗戶。2011年至今,我擔任民革西夏區支部三屆、四屆、五屆主委,在工作的大熔爐中逐步鍛造了一個民革基層組織“當家人”的角色。十幾年來,我始終把工作作風建設作為重中之重,著力解決組織發展突出問題,以赤誠的情懷和擔當的作風彰顯一個黨外代表人士的社會價值,打造了一個過硬的民革西夏區支部,書寫了一個民革人的初心使命。

    一、抓組織建設固信仰。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個生死觀說的是人生要有信仰,只有一個有信仰的人才能夠視理想為生命,視組織為責任。我把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和組織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并注重特色,組織黨員開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共黨史、民革史、《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民革章程》等活動,個人帶頭參加西夏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座談會并發言,切實增進政治共識。選派黨員參加演講演出、知識競賽等活動,開展書法筆會、寫春聯等文化交流,組織黨員參加文化詩詞采風,到寧東經濟開發區參觀學習,到六盤山長征紀念館、閩寧鎮及寧夏工委紀念館進行實地學習,開展“觀故居,走多黨合作之路”等教育實踐活動。在朔方路街道堅持探索“四同聯建互促雙贏”建家模式,在政協機關及社區建立民革界別工作室,積極聯系昊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和西夏區詩詞學會等社會組織,建成并不斷鞏固民革黨員之家。支部黨員之家2019年榮獲民革中央“優秀民革黨員之家”榮譽,支部近日又榮獲了民革中央第二批示范支部的殊榮。

    二、心系群眾有情懷。中國自古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治國理念,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十個堅持”寶貴的歷史經驗,其中“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胸懷天下”與中華文明的歷史是一脈相承的。作為一個民革人,我在工作中深深地體會到,胸中有家國,心上有群眾,用情去工作才能做成事。對一個主委來說,只有把黨派工作延伸到基層,服務于群眾,支部工作才更有活力和抓手。2013年,我組織支部探索在西夏區翟靖巷、恩和社區建立了“民革黨員社會服務基地”,發揮支部中醫療界別、法律界別、經濟界別黨員的優勢作用,開展了一系列送醫送法及慰問困難群眾活動。2019年,在朔方路街道黨群中心建立了民革黨員之家,以“家”為依托,重新制作“民革黨員法律服務連心卡”,組織黨員律師在街道社區持續輪流開展法律咨詢服務,在西夏區七小等學校開展“民革黨員法制課”活動,被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在學校、街道、和社區組織開展“古典詩詞創作及研討會”“名家書法進校園”“塞上詩詞大講堂”“名家書法筆會”等系列文化活動。開展“文化扶貧進鄉村”活動,組織黨員向小學生和殘疾兒童捐贈書法作品和書包等學習文具活動,向移民地區群眾送去文化節目。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組織支部和黨員向西夏區兩鎮七街防疫一線捐資捐物近百萬元,體現了民革黨員心系群眾的真摯情懷。

    三、甘于奉獻講擔當。作為一個民革黨員,講奉獻講擔當是一種重要的敬業精神,沒有奉獻何談成功。2017年,在西夏區政協四屆一次大會上,我撰寫的《關于在西夏區開展“中華詩詞之鄉”創建活動的提案》引起了中共西夏區委和政府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文化工作屬于我本職工作之外的一項工作,我沒有按照常理將這項工作拒絕,而是主動把“詩鄉”創建工作扛在了自己肩上。從注冊社團到組織活動,從爭取經費到落實工作人員,頂著周圍同事們的閑話和家人的不理解,克服了許多困難和壓力,通過深入開展調研,撰寫了詳細的調研報告,摸清了西夏區詩詞文化建設的家底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更有針對性的建議對策,得到了中共西夏區委先后兩任書記的批示,同時以社情民意的議政形式為西夏區宣傳部門爭取到50萬元項目資金。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我組織編撰了《塞上詩鄉西夏雅韻》詩詞集,創辦了《西夏詩詞》期刊,搭建了線上和線下創作平臺,開展“我為寧夏六十大慶獻首詩”“祖國頌寧夏情”、賀蘭硯詩詞等主題詩詞大賽活動,開展詩詞進景點、進機關、進社區等“八進”詩教活動,助力“中華詩詞之鄉”創建,2019年11月,西夏區成功榮獲“中華詩詞之鄉”稱號,贏得了一張“國字號”城市文化名片,填補了寧夏文化建設上的一項空白。我以擔當書寫了社會價值。

    四、建言資政懂合作。高質量的建言資政,是參政黨合作能力的主要體現。我把參政議政作為經常性工作來抓,年初組織支部黨員征集調研方向及題目,籌劃支部調研計劃,全程跟蹤指導調研,為骨干黨員搭建橫向和縱向調研平臺,多渠道多形式開展調研,提升黨員議政能力,擴大民革參政議政影響力。在調研形式上,積極搭建小組調研、對口調研、專題調研等平臺,注重借力政協調研協商平臺的作用,推薦骨干黨員參加上級民革組織的調研活動,形成調研報告和提案。近年來,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共采納支部提案建議33件,榮獲優秀提案24件,重點提案13件,大會發言6篇。黨員撰寫的推進普惠性社區養老、設置建筑垃圾消納場等提案被自治區政協采納并榮獲優秀提案,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小區自備井并入自來水、生活垃圾分類等建議被各級政協采納。我個人撰寫的“加快寧夏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建議”“發揮大學城經濟社會帶動作用的建議”“保護西夏區三線建設時期老工業遺跡的建議”等獲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優秀提案,并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跟蹤辦理。我多次參加西夏區政協大會發言,個人撰寫的多篇調研報告在《共產黨人》《寧夏經濟》等雜志刊登,擴大了民革參政議政的影響力。

    重信仰、有情懷、講擔當、懂合作是一個民革基層主委常念的“工作經”。今天,生逢盛世,我將以執政黨為師,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嚴格要求自己,我將繼續在基層平凡的崗位中踐行一份擔當,詮釋“孺子!薄巴鼗呐!薄袄宵S!钡墓ぷ骶,帶動黨員,教育黨員,做好中共西夏區委和政府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推動基層組織建設有新提高,社會服務有新作為,參政議政有新突破,爭取將支部建設再上一個新臺階。

    專題推薦

  • 組織換屆
  • 2022兩會
  • 十三屆五次會議
  • 民革微信公眾號

    友情鏈接

    中共中央統戰部| 全國政協辦公廳|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 中國民主同盟| 中國民主建國會| 中國民主促進會| 中國農工民主黨|
    中國致公黨| 九三學社|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全國工商聯| 歐美同學會| 黃埔軍校同學會| 中華職教社| 新華網| 中新社|
    人民網| 團結網| 人民政協報| 中國政協新聞網| 中華工商時報| 中國網中國政協頻道| 中華南社學壇| 畢節統一戰線|
    黄片特黄一级国产午夜av
  • <samp id="qs8wy"></samp>
    <samp id="qs8wy"><label id="qs8wy"></label></samp>
    <input id="qs8wy"></input>
    <blockquote id="qs8wy"></blockquote>